咨詢熱線

        19032001373

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  >  產品中心  >  植保保護提升工程儀器清單  >  農業儀器  >  農藥殘留測定儀的使用注意事項

        農藥殘留測定儀的使用注意事項

        簡要描述:農藥殘留測定儀的使用注意事項
        農藥殘留測定儀是檢測和分析農藥殘留狀況的主要儀器,在檢測和分析農殘狀況的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但是有部分用戶在使用該儀器檢測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差錯,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該儀器的使用主要注意事項。

        • 產品型號:
        • 廠商性質:生產廠家
        • 更新時間:2016-02-29
        • 訪  問  量:2241

        詳細介紹

        農藥殘留測定儀的使用注意事項

            農藥殘留測定儀是檢測和分析農藥殘留狀況的主要儀器,在檢測和分析農殘狀況的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但是有部分用戶在使用該儀器檢測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差錯,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該儀器的使用主要注意事項。

            1.檢液制備過程中,浸提時每3min應晃動一下,晃與不晃有影響。浸提時間要保證20min,縮短時間對結果影響較大。

            2.建議使用同一個比色皿(每次使用前用蒸餾水沖洗2次,再甩干,并用擦鏡紙擦干光面),使用不同的比色皿對結果有很大影響。一批檢樣同時檢測,共用一個對照,還有利于工作時間的縮短。

            3.酶液和顯色劑與提取液的反應時間為15min,反應時間不同,結果不同,時間越長,靈敏度越高。

            4.酶、顯色劑不能漏加、多加,否則對結果影響大。在對蔬菜檢樣的檢測過程中,應嚴肅認真,按操作程序進行,建議對抑制率≥50%以上的菜樣,應進一步采用色譜或質譜方法定性定量分析,以確定其農藥殘留是否真的超標。

            5.對蔥、大蒜、韭菜、荔頭、芫荽等蔬菜,采用酶抑制法速測,出現假陽性的可能性極大,且辛辣味愈濃的大蒜品種,出現假陽性頻率愈高,但未發現測試過程出現假陰性問題。

            6.紫紅茄、番茄、紅辣椒、紅莧菜、絲瓜含有天然色素,并且多汁,采用酶抑制法速測,其結果不受色素和汁液的干擾。對綠葉蔬菜中的冬寒菜、菠菜、芹菜等,采用酶抑制法測試結果正常,出現假陽性、假陰性的可能性不大。

            7.農藥殘留測定儀檢測結果僅起監督作用,這種方法僅對含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進行粗篩,對其他農藥的檢測無作用,故在銷售管理中,應加強對生產經營戶的道德教育,嚴格按無公害蔬菜技術規程生產,使用任何允許使用的農藥,一定要到安全間隔期過后才能上市,以免造成食菜不良反應。

            8.空心菜、小白菜、豆角等為必檢項目,因這幾類蔬菜或容易殘留農藥,或使用農藥次數多、密度大。但也不可忽視其他蔬菜種類的檢測。

        9.應做好抽樣、檢測結果等的原始記錄,并用電腦打印,便于存檔、備查等的管理。

        農藥殘留測定儀的使用注意事項主要是以上幾點,用戶在使用的時候,可以根據這些注意事項進行科學的操作,提高儀器檢測結果的準確性。

        更多詳情:

        http://www.plant17。。com/  農藥殘留測定儀

        更多專業資訊可以添加,搜索:農業儀器 

         

        產品咨詢

        留言框

        • 產品:

        • 您的單位:

        • 您的姓名:

        • 聯系電話:

        • 常用郵箱:

        • 省份:

        • 詳細地址:

        • 補充說明:

        • 驗證碼:

          請輸入計算結果(填寫阿拉伯數字),如:三加四=7
        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        • 聯系人:馬經理
        •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溪居路182號
        • 郵箱:yangli@top17.net
        • 傳真:86-0571-86059660
        關注我們

       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

        掃一掃
        關注我們
        版權所有©2025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備案號:浙ICP備09083614號-43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總訪問量:1063708
        管理登陸    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    

        浙公網安備33010502001809號